得唔得噶?
在当前物联网市场上,Cat.1 模组几乎已经成为各类终端的“标配”。但说实话,市面上众多模组产品,往往给工程师带来一种“似曾相识”的感觉:外观看似相差无几,规格表上也大同小异。可真正落到项目实施时,差别立刻显现。
今天,就带大家看看:竞品 A/B/C/D 各自的“短板”在哪里,而我们这款 新一代 Cat.1 模组,又是如何在真实的工程场景中脱颖而出的。
竞品的“通病”
竞品 A:体积偏大。看似接口齐全,但板子空间紧张的便携设备,往往要做出不少妥协。
竞品 B:功耗表现一般。在待机/休眠时电流仍偏高,对于依赖电池续航的设备来说并不友好。
竞品 C:频段支持不够全面。在复杂场景下,容易出现覆盖盲区或链路不稳。
竞品 D:温度范围有限。标称正常使用,但一到极寒或高温环境,就容易掉链子。
换句话说,竞品们虽然能“用”,但常常在体积、电源、射频或可靠性上留下隐患。
我们的产品优势
对比之下,我们的 ML307Y Cat.1 模组 在设计之初就把这些“痛点”逐一击破:
更小更省板
仅 17.7 × 15.8 × 2.2 mm 的超小封装,比常见模组小了一圈。
对手持 POS、共享出行 T-Box、智能表计等空间敏感的设备来说,可以节省更多 PCB 面积。
全频段更稳覆盖
FDD B1/3/5/8 + TDD B34/38/39/40/41,国内常见 LTE Cat.1 频段全覆盖。
发射功率 23 dBm ±2 dB,弱覆盖场景也能保证链路稳定。
功耗更低,续航更长
在休眠/待机下,电流可降至 0.5~2 mA 量级,对电池供电场景极其友好。
USB/UART/NETLIGHT/STATE 等管脚级管理,使整机功耗优化更灵活。
工业温宽,更可靠
支持 -40℃ ~ +85℃ 工业级温度范围。
不论是户外酷暑还是严寒,都能稳定工作,减少维护成本。
工程落地更快
电源、USB、USIM、指示灯接口均有完整参考设计。
VBAT 供电弹性 3.4~4.5V,并推荐储能/磁珠方案,客户拿来即用,量产更省心。
给客户的价值
一句话总结:竞品常有的烦恼,我们逐一解决。
客户最关心的落地难题,我们提前想到。
因此,ML307Y 不只是规格表上多了几个参数,而是真正在项目中,能让客户省板、省电、省心的一颗高性价比模组。